近日,由基金委—英國皇家化學會聯(lián)合舉辦的“可持續(xù)化學與過程”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應邀作題為“Highly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carbon-based small molecules”的大會邀請報告,并被授予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證書,包信和是繼白春禮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包信和主要致力于新催化材料和高效能源轉化過程研究,所建立的“限域催化”新概念已初步形成了理論體系,金屬氧化物納米結構與貴金屬表面強相互作用的“界面限域”研究工作引領了納米催化研究發(fā)展的新方向;發(fā)展出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單中心鐵催化劑的“晶格限域”催化概念,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了單中心鐵催化劑,成功地實現(xiàn)了甲烷在無氧條件下一步高效制備高值化學品,被國際同行譽為是“即將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入選“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6年,與團隊研究人員一起首創(chuàng)氧化物和分子篩納米復合催化劑及催化過程,成功實現(xiàn)煤基合成氣一步轉化直接制低碳烯烴(Ox-Zeo),顛覆了90多年來煤化工沿襲的費-托路線,從原理上創(chuàng)立了一條低耗水的煤轉化新途徑,被國內外同行譽為“煤轉化領域的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入選“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需要經過英國皇家化學會國際委員會正式投票選舉產生,并通過著名媒體向全球公示。作為全球范圍內享有盛譽的榮譽稱號,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主要頒發(fā)給三類人:在化學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對化學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其它領域的科學家;對化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杰出人士。英國皇室憲章規(guī)定在全球范圍內頒發(fā)的榮譽會士總數不得超過1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