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承擔的軌道交通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管理控制中心項目,在中車集團青島創(chuàng)新中心順利通過驗收。中車集團總工程師張新寧、中車集團科信中心主任于躍斌、中車研究院院長龔明、青島四方公司總工程師梁建英等出席會議。

  試驗仿真數據協同處理是當前軌道交通裝備研發(fā)數字化轉型的必由方向。其主要面臨海量數據自動預處理、實驗視頻語義化標注、多學科仿真軟件云端共享等挑戰(zhàn)。針對這些挑戰(zhàn),沈陽自動化所技術團隊歷時3年研發(fā)了軌道交通整車試驗仿真智能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超高速大數據自動處理、試驗視頻自動標注與內容定位、仿真軟件云端共享協作、試驗數據智能搜索等關鍵指標。

  該平臺作為軌道交通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核心支撐系統,連接了包括中車北京總部、青島四方、長春客車、株洲機車四大基地的百臺套大型試驗裝置,支撐了600公里/小時超高速列車組、復興號、和諧號等產品型號的試驗驗證。

  專家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基于沈陽自動化所研發(fā)的系統將試驗過程數據處理周期由原來的周級降到小時級,試驗員工作量降低80%以上;同時實現了多種主流仿真軟件的云端協同,為高端軌道交通裝備的設計、仿真、試驗與測試驗證提供了有力支撐。對標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等國際巨頭,該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全球首創(chuàng)的軌道交通裝備試驗仿真流程自動化新模式。

  后續(xù)中車集團科信中心擬將該項目形成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的陸續(xù)推廣到唐山機車、大連機車、南京鋪鎮(zhèn)、戚墅堰所等單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