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7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牽頭申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在會議中心舉行。該基礎科學中心由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牽頭,中科院理化所和大連理工大學共同參與,是我國人工光合成領域的首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基金委化學部主任楊學明院士、中科院副院長張濤院士、大連市副市長張志宏、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等領導出席會議。啟動會分別由基金委化學部常務副主任楊俊林、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孫立成院士主持。
基金委、中科院、大連市和依托單位領導分別致開幕詞。他們在致辭中表示,人工光合成研究是基礎科學領域的“圣杯式”難題,正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國際競爭十分激烈,在當前社會低碳、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要求下,基礎科學中心的啟動契合我國提出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服務于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隨后,李燦代表基礎科學中心團隊作了工作匯報,詳細介紹了基礎科學中心的實施計劃,分別從科學中心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案與目標、基礎科學中心管理和運行模式等方面與現場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大連化物所牽頭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正式啟動
啟動會現場,張濤、高瑞平、楊學明、李燦、楊俊林、張志宏、基金委化學部二處處長高飛雪和大連化物所科技處處長肖宇共同啟動了基礎科學中心并為其揭牌。
隨后進行了基礎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A科學中心聘請中科院理化所佟振合院士、中科院植物所匡廷云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聘請南京大學鄒志剛院士、中科院化學所趙進才院士、福州大學付賢智院士、廈門大學孫世剛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方維海院士、北京大學趙進東院士等20人擔任學術委員會委員,為基礎科學中心的實施指導把關。此外,基礎科學中心還聘請8位國際上知名的科學家擔任國際顧問委員會并邀請為基礎科學中心的國際合作團隊,啟動會現場播放了部分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發(fā)來的祝賀視頻。
項目團隊成員、中科院理化所吳驪珠院士代表項目團隊發(fā)言,她表示,基礎科學中心將瞄準人工光合成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挑戰(zhàn),緊密合作,致力科學前沿突破,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chuàng)成果,打造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
最后,我國自然光合作用研究領域的先驅匡廷云作總結致辭,她指出,在當前我國面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背景下,人工光合成的基礎科學研究顯得迫切而重要,同時也面臨很大挑戰(zhàn),我國自然光合作用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礎,通過在結構和功能上仿習自然光合作用過程,必將為人工光合成的發(fā)展開辟出一條新路子,她希望基礎科學中心勇攀這一挑戰(zhàn)領域的科學高峰。
啟動會還設置了學術報告環(huán)節(jié)。來自全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位青年科學家受邀作為基礎科學中心的合作團隊,圍繞太陽能光催化、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二氧化碳還原制化學品、自然光合作用體系的微觀機制、人工光合成的原位動態(tài)表征等人工光合成領域的重要方面作了邀請報告,并與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此次啟動會和學術論壇還設置了視頻直播??锿⒃?、佟振合、鄒志剛、趙進才、付賢智、孫世剛、方維海、吳驪珠、孫立,以及項目團隊成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主要研究人員等共400余人參加會議。